回首页創價學會中文網创价e购乐繁體简体  


首页 > 关键字检索结果 > 十法界明因果抄
第456页
十法界明因果抄
乘戒者,非嫌二乘所持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十善戒、二百五十戒等。彼戒,菩萨可持,但嫌二乘之心念也。
  夫以持戒,为报父母、师僧、国王、主君、一切众生、三宝恩也。父母养育之恩深,一切众生相助恩重。国王以正法治世,自他安稳也。依此修善,恩重。主君亦蒙彼恩,养父母、妻儿、眷属、所从、牛马等。设虽不尔,顾一身等恩是重。师亦闭邪道、趣正道等恩是深,佛恩不及言。如是无量恩分有之,而二乘此等报恩皆缺。故一念起二乘之心,过十恶五逆。一念起菩萨之心,起一切诸佛后心之功德。已上四十余年间,大小乘戒也。
  言法华经戒,有二:一、相待妙戒,二、绝待妙戒也。先、相待妙戒者,四十余年,大小乘戒与法华经戒相对,尔前云粗戒,法华经云妙戒。诸经之戒,嫌为未显真实戒、历劫修行戒、决定性二乘戒也。法华经戒是真实戒、速疾顿成戒、不嫌二乘成佛戒等。如此相对,而论其粗妙,故云相待妙戒也。
  问云:梵网经云:“众生受佛戒,即入诸佛位。位同大觉已,真是诸佛子”取意。华严经云:“初发心时,便成正觉”。大品经云:“初发心时,即坐道场”。如此等文,于四十余年之大乘戒,亦有如法华经之速疾顿成戒,何但云历劫修行戒乎?
  答云:于此有二义。一义云,于四十余年间,有历劫修行戒与速疾顿成戒。于法华经但有一速疾顿成戒。其中于四十余年间之历劫修行戒,虽劣于法华经戒,但四十余年间之速疾顿成戒,则同于法华经戒也。故上举“众生受佛戒,即入诸佛位”等文,与法华经“须臾闻之,即得究竟”之文

御书名 圣寿 对告众 著作地
十法界明因果抄 39
版权所有 © 创价学会 使用条款